我在北京的拆线之路全切双眼皮拆线好还是不拆线好呢图片视频
先说明一下我为什么要“拆线”。
我嘴巴的右上角有个红色的胎记,应该是个血管瘤,从小就有。年前和一个战友视频的时候,他突然说胎记好像变大了,更明显了,我就注意了,问了我母亲和其他的人,说确实大了,以前就像个绿豆那么大,我摸着还有点突起。回到郑州后,就拍了张照片给一个做整形的医生朋友(河南医科大学眼科硕士研究生,主攻眼科美容)看了一下,说过来切了吧,确实有点大,比以前明显。就约着第二天(腊月29)做了。第二天共用了40分钟左右,全部做完了,还把切下来的部分送去做了病理。当时交待,每天抹药,不用贴胶布,不算当天,从第二天算起,第九天拆线。
1月29日,到了拆线的日子,想着医生说的自己拆也行,北京医院看病太难了,就准备自己拆。上午,一直想着这个事,就在百度上搜索看看附近有什么诊所,没有。下午的时候突然想到,边上有个社区医院,安全期间还是去社区医院拆吧。到了社区医院挂了号,去换药室拆线,医生看了之后说,这是美容针,很细,他们没这个条件拆,还是三角区,也没有包扎,风险比较大,不是他们缝的,怕担责任,不给拆,让我去美容医院或大医院看看。我想着拆个线也不会用太多钱,边上有个美容医院,去那看看吧。到了美容医院,先说不是我们缝的,老板不让拆,去问下老板,同意给拆,我一问价格,280元,吓住我了,拆个线要那么贵,有必要吗?然后我就决定去附近的三甲医院看看。
第一次到人民医院看病,不知道该挂哪个科啊,就去问导诊,4点20多,3个窗口,2个人,一人一直在打电话,一人前面排的有队,我就在后面排队吧。我问,拆线应该挂哪个科。回说,在哪缝的针。我说外地。回说,外科。也没问我是哪的伤,态度比较冷淡。我想着不就拆个线吗,有这么麻烦吗,就去急诊看看。问了医生,医生看了我的针,说他们拆不了,让我去门诊。我就又回到门诊,用挂号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建卡挂号,外科号没了,挂整形美容科,因为已经用医保建卡了,不能选择自费,整形美容科挂不上,然后就指导我挂明天的号,说是只有先挂了才能去找医生,给我挂了个骨科创伤什么的号。我就急匆匆的跑到三楼,先问了外科,看我是挂的骨科的,让我去骨科问,我问了骨科,骨科说你这是明天的号,今天不能看啊,我说我找下医生看能不能加个号,就拆个线,很快的;回复我说,那你也用不着挂明天的号,可以去找医生加号,先把这个号退了。我想着,反正已经上来,再跑下去,来回折腾,再说,我这也不应该是骨科看的,就去问问外科医生吧,看能不能加个号。在导诊的指导下,去找外科医生,医生态度还不错,看了我的伤口,说,你这要去整形科,线太细,外科没有相应的拆线工具,然后告诉了我整形科的位置。我又匆忙跑到整形科,见到了医生,说要加个号,这个医生态度也不错,拿着灯光照的很细致的看,说,原则这个线不是我们缝的,我们不能拆,但考虑到我这么急,也可以做,但要挂号,今天的号已经没了,时间比较晚了,快5点了,你明天来吧,去人工挂号那里办自费,挂整形科的号就行了,明天的医生水平更高。那好吧,就等明天来看吧。
我急匆匆的回到办公室,时间是下午5点5分,从下午3点40分开始,用时差不多1个半小时不到,去了3个地方,我是下午4点9分开始从楼下往人民医院去的,在人民医院呆的时间最长,当然,医院大,来回找科室,也是需要时间的。
下班前,先让同事在伤口上拍个照,发给医生朋友,给她看看是否符合拆线条件,说了下午的事情,回复说没问题,自己拆就行,做好消毒,拆完后24小时不能见水。决定自己拆了,拆不了,第二天还可以到医院拆。
晚上,回到家,吃过饭,就自己拿着工具消毒,拆线,但一个人的手不是太顺,也没拆过线,老婆去开会了,我就让儿子拿手电照给我照着,对着镜子拆。从上面往下拆,第一个线,先用摄子把线拉起来,拿小刀割,可线总是夹不紧,脱落,刀也不是那么锋利,不好弄,就换剪刀,把线揪长,试了好几次,才剪断。下面的针更细,好在有个线已经断了,用劲揪,就出来了。剩最后两根的时候,实在不好弄,剪刀插不进去,只能用刀,我就用劲揪,让儿子拿小刀割,反正试了好几次,总算弄断了,来回差不多20多分钟,弄的满头是汗。弄完后,又把伤口拍个照发给医生,回复说没事了,拆干净了,如果有线断里面的话,会自己出来,又交待了一下注意事项。
从这次拆线,让我对北京的医疗感触很深,为什么会出现简单的拆线,就这么折腾的问题:一是自己看病少,没怎么去过医院,对医院的流程不是很熟悉,在郑州的时候,都是找熟人,效率高。二是医院的导诊服务水平需提高。在医院导诊台,虽然有3个窗口,但只有2个人,有1人正在打电话处理业务上的事情,这里不说人员数量的问题,只说服务水平的问题,在患者描述了病情的情况下,应认真的提供建议,当然了,一般的拆线,都是外科的,整形科的很少,我只是个例。也给我讲了,先去挂号,如果挂不上,去找医生看能否加号。表情冷淡,缺少了北京人的那份热心热情。三是协助挂号操作的人员的医疗业务能力需加强。可能他只负责设备操作,但既然在这个位置,也应该加强一下医疗业务方面的能力。在我无号可挂时,可以建议我直接去找医生问看能否加号,而不是帮助我挂明天的号,说是只有挂了号才能见到医生,我上去见医生的时候也不是这个情况啊,没有号也能直接去问了;在我挂不了自费的时候,可以推荐我去人工,而不是操作了几次不成功。我也是问了整形科的医生,才知道可以去人工那里挂自费号。四是医患关系紧张,造成了多做不如少做,少做不如不做的情况,医生的担当精神没了。在社区医院,说外地的医生啥都敢做,在三角区位置竟然敢裸露。在人民医院,说拆线,要写个承诺书,说和他们没有关系。说到这里,再插入两件事。
我小儿子三岁左右的时候,在电动车停放区摔倒了,脸部在电动车上挂了2个口子,一个在下巴上,一个也是嘴唇的右上角,比较深,我抓紧带他到附近的四附院,医生说这是脸部,建议用美容针,我们这里没有,去其他医院吧。我就抓紧联系去了一附院,找到人说,要住院,因为孩子小,要全麻,医院离家有点远,来回也不方便。最后也是给这个医生朋友联系,说去她那里。到了那里,二话不说,抱着孩子就进了手术室,一会就缝好了,把孩子抱了出来。这是什么精神,我认为这是医者仁心的担当精神,敢做敢当,心里有把握,医疗水平高,所以敢做,能做。如果不认识呢?是个什么结果我也不知道。但从她的性格来讲,应该也是敢做敢当的。
还有一件事,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个小女孩的脚,大概五岁左右,在水坑里不知道被什么划破了,很深,血流不止,哭的嗷嗷叫,我的妗子是乡里的医生,大人把小女孩抱过去后,二话不说,让大人把小孩按住,上去就消毒、缝针,看那缝针的过程真是揪心,但速度很快,三两下就缝好了,缝了几针也不记得了,伤口有3cm左右。作为乡村医生,缝针的机会应该不是很多,但我妗子为什么敢做,因为她不做,没人能做,那时候交通不好,八几年,从村里到乡里,差不多也要40分钟左右吧,距离不远,但路况很差,交通工具也不行,肯定为耽误治疗的。我妗子在村里的威望还是比较高的,她的诊所看病的人很多,和群众的关系也很好,根本不会存在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
反观这次拆线经历,美容医院收费这么贵,勉强可以理解,要承担感染的风险,要立足经济属性;社区医院本身就是基层医疗机构,在专业细分上肯定是有欠缺的,但美容针拆线和普通有什么不一样吗?我自己都能做,医生为什么做不了?是不敢做,不愿做,还是不想做?人民医院作为三甲综合医院,拆个线却要费这么多周折,并且当天还没有办成,难道医患关系紧张到不敢动手,不敢治病的地步了?
我不知道其他医院,对于拆线这项工作是什么流程,我也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43岁了,经历第二次缝线,第一次缝线是在部队,去了直接就做了。我作为普通的人民群众,拆线这个事,对于医生不算什么大事吧,但在普通老百姓身上他就是事,这么简单,举手就能做的事,为什么让我们这么折腾?是医疗程序设置的问题?我不是这个专业领域的,对这个不懂,但我作为普通的人民群众,没有得到便捷有效的治疗,就不是好的医疗设置。医院和医生的第一属性,我想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基层医院为什么不做?大医院为什么折腾?古人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难道不是浪费我们的生命吗?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怎样把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怎样让老百姓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我想这是每个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建议管理者能经常作为普通老百姓亲身体验一下看病的历程,而不是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开会。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希望各行各业的管理者能真正扑下身子,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解决问题,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不要让老百姓过的那么难,那么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