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者权益日教你维权割双眼皮的费用可以开什么发票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临近,价格欺诈、霸王条款、收费陷阱、旅游宰客……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很难讨回公道,多会忍气吞声或自认倒霉。最重要的还是商家的责任心与道德观,只有商家抛开唯利是图,坚持诚信经营,才能真正实现安全消费。那么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
【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1.明白自己的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和监督举报权。
2.不忘索要发票。
3.牢记维权时限。
(1)“7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时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2)“15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换货或修理。
4.运用维权渠道。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还要注意和掌握诉讼时效。
【消费者维权案例分析】
1.草绳卖出海鲜价
点评:草绳、冰块与螃蟹、海鲜一个价销售给了消费者,且一斤螃蟹和海鲜中究竟有多少草绳和冰块,消费者不得而知,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根据《计量法》,农贸、超市销售的食品计量时应除去包装重量,按照净含量销售。
2.特价商品不退换
点评:根据《消法》,特价商品、打折商品、赠品也必须实行三包(包退、包换、保修)。如果商家拒绝执行三包规定,可向各级工商和消协部门投诉。目前,成都家乐福、红旗、伊藤等大型卖场均重申,特价商品和正价商品享有同样的服务,该潜规则已“破冰”。
3.蒙人的服装吊牌价
点评:商家虚高标注吊牌价,然后再低折扣销售,这种虚假折扣已涉嫌价格欺诈。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或将商家告上法院。同时,消费者不要盲目抢购打折商品,应理性购物。
5.宾馆中午12点退房
点评:宾馆以天为计价单位,消费者的通常理解是一天为24小时的概念,没住够24小时而须12点结账,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事实上,“中午12时结账”并非不可打破。早在两年前,成都、宜宾等地的部分宾馆率先推出“对时房”,如果客人下午两点入住,到第二天下午两点才算一天,改变了该宾馆以往的惯例;去年,北京部分酒店、宾馆已经开始实施“14点结账”制度。
8.特价机票不退不改签
点评:特价机票如被消费者退票,航空公司还可继续销售,并不一定会承担全部机票价格的损失。特价机票不退票的潜规则侵犯了消费者享有的“公平交易权”。如果消费者将航空公司告上法院,胜诉的可能性极大。
9.快件丢失不予以赔偿
点评:快递公司凭借单方面制定的霸王条款,拒绝对消费者合理赔偿,让消费者遭受重大损失。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快递公司作为承运人未尽妥善保管货物的义务,对货物的丢失明显存在过错,理应根据实际损失对丢失快递物品予以赔偿。
健康大数据平台发布的《2016国民健康大数据报告》显示,在该平台咨询过的中学生中,每15个就有1个问过整形,尤其是与微整形有关的问题。而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美容工作室、养颜馆、美颜私人定制机构出现,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个市场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如今,由这些机构推出的超声刀、双眼皮、玻尿酸、肉毒素等医疗美容项目,已受到时下爱美人士的热捧,有人因此变美了,但也有不少人做完这些项目后,毫无改变、变丑甚至造成身体缺陷。
在“315消费者维权日”来临之际,聚焦郑州医疗美容行业,为您揭掉郑州医疗美容行业的光鲜面,带您去看看那些您未曾了解的事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形象气质更好,为了更显年轻,为了在工作上赢得更多机会,如今不少人将希望寄托在了医疗美容上。可有时事与愿违,即便身边有人借助医疗美容成功变美了,但仍有不少人走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
6万多元的手术费 代理拿走了2.5万
赵强,开封人。在一次直播中,认识了木木,看着他挺拔有型的鼻子,十分羡慕,通过私聊,得知他的鼻子是在郑州欧兰医疗美容医院做的,信以为真,于是在他的介绍下,在该院做了眼睛和鼻子的整形手术,一共花了6万多元。
出院后,虽然看起来有些肿,但医生告诉他,这属于正常现象。可是快半年了,他的眼睛和鼻子不仅没有恢复,反而出现许多后遗症的现象,眼睛内眼角和外眼角出现了严重的增生现象,而且鼻子下方垫的假体出现移位,用手触摸能明显感到假体左右晃动。很显然,手术失败了。对于赔偿问题,该院一名张姓负责人称,赵强支付的费用中,有2.5万元被该医院的代理木木拿走了。
面对赵强指出的眼睛和鼻子的问题,该医院医务科一名姓杨的负责人说,虽然美容医院手术同意书上写的是一般1到6个月消肿,但是得看是大肿还是小肿,“他目前存在的是小肿,可能得8个月左右才能恢复。”赵强对此不解,他说,既然有大肿和小肿之分,为什么手术同意书上没有标明这一项。
同样,对赵强所说的手术失败一说,该名负责人也不认同。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赵强认为做丑了,不好看,但他觉得挺好看,而对于赵强目前出现的内外眼角增生现象,他也表示属于正常术后现象,过一段时间瘢痕就会变淡了。至于鼻子假体会晃动,这个可能是手术出现了问题,待后期我们同医院协商后会给他处理的。
微整形还是“危整形”?
时下,“微整形”越来越受爱美人士的追捧,甚至不少中学生也纷纷加入“微整”大军,而大家对美丽的追求,也迅速炒热了微整形市场,可以做微整形的机构也是越来越多。
如今,微信朋友圈、美团、58同城里,都能看到割双眼皮、打玻尿酸的广告或店铺,其中有些商家甚至宣称,还可以进行微整形培训,经过一周左右的学习,就可以成为微整形“专家”,可是这样的专家真的靠谱吗?微整形行业究竟还有何乱象呢?
乱象
隐身写字楼、居民区,手术室设在普通房间内
所谓的“手术室”,其实就是一间普通房间,没有任何消毒处理
零门槛入学,一周速成
做微整形的美容店越来越多,相伴随的,各式各样的微整形培训机构也多了起来。这些机构无一例外,对于要学习微整形的人,基本是零要求。只需要交纳7800元的学费,就能保证在一周内,学完包含玻尿酸等在内的所有针剂,并在学完后,发放该工作室的相关证书。
资格证五花八门,几百元就可买到韩国的资格证
各种各样的美容师或者整形师资格证书,且不管是私人美容工作室,还是所谓的微整形培训机构,几乎无一例外都宣称,只要交钱参加培训,都会赠送一个相应的资格证书。而在国内某知名网购平台上,以“整形证书”搜索,几十个宝贝弹了出来,有韩国的证,也有香港国际医学美容整形行业协会的证书,价格也是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成本价300元的玻尿酸,出去可以卖一两千
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术后美图,可能是盗来的
对于转发、盗用微整形成功的图片和视频,有知情人士称这属于普遍现象,是一种吸引顾客的营销手段。
整容失败后,维权的流程:
收集相关证据资料(病历本、缴费单据、术前术后照片以及人证等)——医疗鉴定(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以及伤残程度等)——与整容机构确定协商 时间——协商解决措施(如果双方满意解决条件,维权就此结束;如果不满意,继续为维权到下一步)——寻求法律仲裁(对仲裁结果满意,维权就此结束;如果不 满意,继续为维权到下一步)——法院审判(审判结果为最后维权结果,维权就此结束)。
整容机构给未成年人整形,并在其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这是违法经营行为,应受到相关政策的惩罚。如果整容手术失败,整容机构要负全责。
一旦出现纠纷,要保管好证据。根据事实整理一份完整的材料,到权威部门进行鉴定,明确整容机构的医疗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后,再到相关部门提请申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