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二院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成功完成5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锦州自体脂肪填充医院
自6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在全体医护人员及实验室技术团队不懈努力下,大医二院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至今已顺利完成5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期完成另外7例自体造血干细胞和3例供者淋巴细胞的采集及冻存工作,为钻石湾院区血液科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把患者自身的干细胞采集出来冻存,然后经过预处理的强烈化疗后,再将冻存的自身干细胞复苏并回输至患者体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主要应用于低危组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
2020年,大医二院血液内科闫金松主任牵头成立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盟,并于2021年6月成立辽宁省多发性骨髓瘤自体移植联盟,仅省内参加联盟的单位就达31家医院。为了积极推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理念,为血液同道答疑解惑,联盟目前已成功召开七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会议,获得了国内医学同道的大力支持,极大的推动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血液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治疗理念。
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第一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多发性骨髓瘤,初诊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该院艾丽梅主任与我院闫金松主任针对该例患者组织了科室间的病例讨论,为患者制定了系统化治疗方案,在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在钻石湾血液内科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及冻存,随后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该例患者为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成立后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尽管术前患者存在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给治疗增加了难度,但是经过血液内科移植团队详细讨论移植方案,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积极制定应急预案,重点强调清髓性预处理过程中肾脏功能的保护,并加强医疗与护理的紧密合作。目前,该患者已顺利出仓,已顺利返回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在艾主任指导下继续进行维持治疗及定期随访。
目前,我院与辽宁省内多家医院血液科加强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包括低危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的紧密合作,已经成为我省多中心合作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创新性合作模式。已完成的5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年龄跨度大,并发症复杂而且繁多,比如常合并肾功能不全、对移植预处理的耐受性差,移植预处理后脏器功能损害、消化道粘膜损伤、移植后感染等并发症等。针对上述病例,血液内科主任闫金松教授、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副主任杨岩教授、血液三科副主任康志杰教授带领的团队,设计个体化的预处理方案,并针对移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预案,制定了详尽周全的治疗措施。移植团队已经具有了400余例的异基因骨髓移植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验,团队成员精通多种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因此,在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与支持下,5例患者都在干细胞回输2周内实现了造血重建并顺利出仓。
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在众多医务人员的支持下,紧密合作,积极进取,血液内科原主任宋振兰教授每周五到钻石湾例行医疗查房,对疑难移植病例进行详细分析研讨,传道授业,使科室人员的医疗水平提高迅速。在护理部的支持下,先后派血液一科张静静护士长及血液三科王跃护士长赴钻石湾科室指导护理工作,实现两院区医疗护理同质化。科室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同心同德、奋发努力,充分发挥血液内科骨髓移植优质资源的支撑、辐射和引领作用,使疑难危重血液病患者得到快速、有效救治,努力为本区域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然而因起病隐匿、复杂多样,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很多骨髓瘤的患者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并没有享受到作为一线治疗手段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从而未能取得最佳的治疗疗效。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勇挑重担,组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医护队伍,竭诚为目前尚不具备开展自体移植条件的血液科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移植医疗服务,努力为患者祛除病痛,点亮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