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十点20221124丨老南宁专属记忆这些温柔了岁月的邕城古建筑你打卡过几个南宁脂肪填充哪家好
来源:南国早报App·晚安十点 发布时间:5小时前
记者:游拥军 文/图
人们常说,了解一个城市
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看城市中的老建筑
无论是当年住过诸多名家的花园洋房
还是功能几经变化的文庙
历经时代变迁的老建筑
总是承载着岁月的刻痕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
自东晋时南宁建郡
至今已有1700年
邕江自古作为重要的水上通道
沟通了东部沿海和西南内陆
明清时,大量福建人、广东人利用水运经商
南宁百年商埠初具雏形
大部分老建筑也遗留自明清时代
邕江边的古城墙旁有不少市民骑车经过。
屹立在邕江的古城墙
唐代就开始修筑
清乾隆年间(1741年)南宁府开始进行大规模修复
古城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缮。
据悉,该城墙高三丈一尺
厚两丈五尺
内外均以青砖修筑
中间填黄土
历经波折,如今古城墙仅余百余米
却是南宁悠久历史的见证者
坐落在邕江大桥北侧的黄旭初旧居
整幢建筑采用中式屋顶、西式墙身
中西结合式的风格颇具特色
黄旭初旧居。
在黄旭初旧居旁的是
1922年搬迁至此的邕宁电报局
邕宁电报局至今仍然让人惊艳。
建筑五进四井
为“中式屋顶,法式墙身”风格
2002年该建筑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壮志路的粤东会馆
由广东商人在乾隆年间集资兴建
粤东会馆的梁上雕刻。
分前、中、后三进
正脊琉璃雕塑
内外墙绘精美壁画
梁架上雕刻有很多历史人物故事
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粤东会馆至今只剩前进门楼及两侧耳房。
可惜上世纪中叶拆除了中、后两进及厢房
仅存前进门楼及两侧耳房
位于南宁市兴宁路西二里的金狮巷
东西走向
从当阳街一直通到民生路
金狮巷的一些老建筑,被改建成了一处古香古色的书院。
民居群分南北两列
是市区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居群
七星路一巷的无数砖房夹缝
留存下了明万历年间的宗祠宗圣源祠
宗圣源祠是南宁市现存年代较早的古建筑之一。
该建筑在清雍正、乾隆、咸丰年间数次修缮
为三进二天井布局
是南宁市现存年代较早的古建筑之一
还有江南区三津村二冬坡的明清古建筑群
三津村二冬坡的一处老宅里,遗留有上世纪的画像。
西乡塘区中尧南路东三里的黄氏家族民居
黄家大院至今仍然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打卡点。
……
城市日新月异发展
我们欣喜地发现
这么多老建筑被保留了下来
还有很多正在进行修缮
凝固旧时光的古老街巷
不仅是历史的印记
更包含了市民们的回忆
你打卡过哪些南宁的老建筑?
与它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