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格喜用银针见证奇迹长春做双眼皮手术哪家医院好些
蒙医是蒙古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它在吸收藏医、中医等医学理论精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蒙医药学。千百年来,以其简、便、廉、显效快的优势和自然纯正的独特魅力,深得广大患者和医学界的赞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蒙医传统针灸术,已逐步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认可。
今天介绍的这位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协会会员布特格喜,就是内蒙古著名蒙医药专家薪火传承人,醒脑开窍针针法、蒙古灸三代传承人。
一
在一个春寒乍暖的早上,我驱车前往位于通辽市和平路与西拉木伦大街交汇处的通辽市蒙医医院,慕名去采访布特格喜蒙医医师。
9点多钟,我来到了蒙医院门诊大楼二楼最北端的康复科门诊,在接诊室门口我看到了墙上挂着印有布特格喜头像、名字和简介的牌子,这时门里门外已经是人头攒动,无处容身了。往里观瞧,坐堂的布大夫正忙着给患者接诊,挤不进去,我只好退出身子,转入右手边的综合治疗室,只见治疗室里的患者也都身上扎着针,坐的坐、卧的卧,几个实习大夫忙的不可开交,两面墙上挂满了感谢布大夫的锦旗。
布大夫接诊一波患者后,过来给患者扎针治疗。我不动声色地观瞧,只见他身材不算高却很健壮,头发略显稀疏,白皙的脸上已经刻下一些岁月沧桑的痕迹,但目光炯炯有神。他一边给患者扎针,一边风趣幽默地与患者交流互动,询问病情,做一些心理疏导,告诫注意事项等等。我说明来意,布大夫并没有特别的反应,只是表示说,工作时间不太方便接受采访。说着又继续给患者扎针,然后回到接诊室接诊去了。我只好先与其他人了解一些情况。经过与几个患者攀谈,知道他们很多人都是口口相传、慕名而来,说起布大夫,大家都是赞不绝口,说他人品好、医术高。进一步交流,布大夫的一个助手向我详细介绍了布大夫的一些基本情况。
布特格喜,1975年4月25日出生在科左后旗吉尔嘎朗镇乌顺艾勒嘎查,大学本科学历,在读研究生,2000年从事乡村医生,2020年被通辽市蒙医医院聘用为蒙医全科医生。
他出生在蒙医世家,爷爷是传统蒙医,从小在寺庙里跟喇嘛学习的医术,代代传承,不但父亲继承下来,又传授给了他。爷爷对婴幼儿疾病有一个拿手的针刺疗法,叫“巴力拉胡”疗法,还有一个自行研制的口服药,对小孩抽风,胎带的疾病有特效。他的父亲也得到了爷爷的真传,他从小受爷爷的影响,看到爷爷、爸爸拿一根小小的银针就能给患者解除病痛,感到很神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对老辈人的崇拜,逐渐形成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念想。在布特格喜12岁的时候,他的爷爷72岁,因年事已高不能出诊了,在家就专心教他穴位针灸,扎什么穴位治什么病,能扎多深,扎的方位、角度、方向,有什么治疗效果,它的危险性有多少等等。爷爷为了使他快速掌握扎针技术,让他在自己身上穴位扎针找感觉,在爷爷悉心传授下,布特格喜从小就学会了蒙医传统五疗法的针灸疗法。
二
布特格喜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呼伦贝尔蒙医学校,经过刻苦学习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在海拉尔市医院工作两年。为了继承蒙医传统,他毅然辞职返乡,回到家乡后又跟着父亲进一步学习针灸和掌握制药技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布特格喜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上继承下了爷爷、父亲的蒙医治疗技术。2000年初,为了更好的给农牧民提供医疗服务,他在乌顺艾勒嘎查开起了诊所,负责全嘎查百姓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
最初,他只是治疗简单的感冒发烧、跌打损伤等常见病。接待患者多了,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就继续钻研业务知识,向书本学,向网上学。他不拘泥于蒙医蒙药针灸治疗技术,而是中医、西医、藏医等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他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医术也变得更加专业,患者人数与日俱增。他采取中医和蒙医相结合的疗法,采取针灸、蒙药、中药相结合,在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他利用针刺疗法创新的几秒止痛发堪称绝招儿,应用在患者疼痛急性发作期。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和经验的累积,治疗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还逐步摸索着治疗起了各种疑难杂症。
2008年,海拉尔的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慕名专程到乌顺艾勒嘎查找到布特格喜求医问药,经过布大夫的诊断,患者主要症状是双下肢麻木导致行走困难。布大夫只用了14天的传统针刺疗法治疗,让患者恢复了行走能力。患者激动地握着布大夫的手说:“您的针法出神入化,您的手可真是神仙手啊!”患者的肯定,给了布特格喜信心,他内心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2011年12月24日这天,由四个人抬着一位患者来到了布特格喜家,患者是辽宁省康平县人,在长春、沈阳等各大医院治了三年的病,但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布特格喜给这位病人把脉时,患者手腕都已溃烂,用肉眼能看到跳动的血脉,已经难以把脉了。布特大夫在他手腕上垫着卫生纸把脉,诊断为心脉不通畅、末梢血液循环不通引起了双手腕部溃烂。患者服用布特格喜医生配的蒙药,两个月后奇迹般的痊愈了。患者为了感谢布特格喜,专程带着全家人来到了他的家里以重金感谢,但被他谢绝了。他就是这样不但技术过硬,医德也过硬,治好了疾病之后,患者送礼不要,请客不到。忙的时候一整天没有休息时间,甚至忘记吃饭,但他始终坚持患者第一的原则,坚持接待完患者再休息。
三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不断攀登”。布特格喜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学习医术方面十分刻苦,舍得投钱、舍得花时间,只要有外出学习机会,他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去参加学习。从2005年开始,布特格喜每年都外出学习4-5次,如:辽宁、北京、上海、呼和浩特等地,遍访名医。2006年他听说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国医大师有独特的针灸绝活,就到北京登门拜师,专门学习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石学敏大师治学严谨,看到布特格喜勤奋好学,就特别喜欢这个少数民族小伙子,亲自授课,现场教学,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他谨记大师讲授的针灸要领:目无外观、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在大师的精心传授下,布特格喜对配穴、疗效,逐一作了分析研究,针灸技术有了飞跃的提高,治疗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2009年布特格喜又应邀远赴上海,参加国际微生态健康学术会议,学习了人体微生态系统治疗。虽然布特格喜生活很简朴,但学习上他毫不吝啬。他通过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三年的成人教育,于2016年7月取得了大专文凭,但他还不满足,又通过网上考取蒙古国国立蒙医大学,本、研连读。几年间,他外出学习、购买医学书籍资料等费用就高达20万元。
布特格喜在基层工作的21年中,不仅解决了全嘎查的农牧民缺医少药问题,还帮助很多外地前来就医的患者解除病痛,得到了众多患者的信任和赞扬。在这期间没有一起医患纠纷和患者的投诉,树立起了乡村医生的良好形象。他的勤奋和努力不仅感动了就诊患者,也引起了上级医院的关注。
四
2020年6月,通辽市蒙医医院领导了解到布特格喜的传统疗术和康复技术后,慧眼识珠,主动登门邀请他加盟,并直接以特聘专家向他发出了聘请书。别人都说,布大夫不会去的,如今诊所已经名声在外,很多患者千里迢迢奔他而来,收入颇丰,这个时候怎么能舍弃巨额收入,去公立医院挣那点死工资呢?可布特格喜经过认真考量认为,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忘记初心,自己学成归来不就是为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嘛?经营自己的诊所,是有着让人羡慕的高收入,可这里毕竟处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阻碍了他的技术发挥,个人私利和社会公益,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后者。他需要更大的舞台和空间,他毫不犹豫的关掉了自己的诊所,到通辽市蒙医医院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医生。
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布特格喜果然不负厚望,他精湛的医术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他是通辽市蒙医医院唯一一位蒙医全科医师,在这里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每天加班加点,患者多时他中午不回家,就在单位点外卖将就一口,晚上别人都下班了,他还要加班一两个小时。他每天至少要接诊50多位患者,成为全院接待患者最多的医生。
他擅长用“巴力拉胡”针法治疗婴幼儿惊厥,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二便障碍,语言障碍,治疗脑梗后遗症、脑血栓后遗症、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肘膝关节肿大、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突发性耳聋针灸康复、骨膝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秒杀各种疼痛、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焦虑性失眠等等。对“赫衣偏盛型”“巴达干偏盛型”“希拉乌素型”这几种病因直接用蒙医针灸疗法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布特格喜来到通辽市蒙医医院后,接诊最多的是心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后遗症、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失眠症、抑郁症等病情复杂的疑难杂症。
2020年8月13日,来自科左中旗的患者李巴雅尔,之前在外地医院被诊断为下肢四处静脉血栓,治疗将近一个月,被通知下肢需要截肢,但是家人考虑到父亲已经83岁高龄,子女都不同意做截肢手术,找到布特格喜,经过诊断治疗不仅没有做截肢手术,还以800多元极低的治疗成本治愈了顽疾。
患者伊特格勒,男,2021年5月出生,刚出生30天就开始抽搐,患儿来到这里时,一天抽一次、两次,惊厥发生时患儿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头向后仰,面部、四肢肌肉处于反复抽动状态,发作时间数十秒钟。据孩子父母陈述:他们带着孩子跑了好几个地方的大医院,病因不清楚,多方求医问药,一直无明显效果。经布大夫诊断,患儿体温39度,高烧不退,属于因高热引起的惊厥,中医称抽风、惊风。他采用祖传的“巴力拉胡”针刺疗法,一次见效,又巩固几次,辅以蒙药内服,以后再也没有犯病。
吉林省临江市林业局的失眠症患者庞云,还是一名医院退休的医务工作者,病人口述:患病七、八年了,每天都要以安眠药助眠,找当地的名老中医也看了,吃了不少的中草药,始终不能治愈,最后发展成了焦虑、焦虑,每天晚上都是一种煎熬,伴有抑郁症,有时躺在床上甚至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痛苦不堪。经人介绍来到通辽市蒙医医院康复科,找到了布特格喜,2021年4月7日开始治疗,每天针灸加上口服蒙药,治疗过程中布大夫服务态度非常好,对患者有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还经常进行心理疏导,三天就有了显著效果,14天一个疗程下来,效果非常好,后来又经过一次巩固治疗,基本上痊愈,再也没吃过安眠药,不但治愈了他顽固的失眠症,还捎带着治好了她的老寒腿病。在回家的路上,她感慨良多,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布大夫使她重获新生。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的王塔娜,患右眼外展神经麻痹,双眼视物模糊伴有头晕、耳鸣、恶心等症状。经通辽民大附属医院、通辽市中医药、吉林大学一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医院等多家医院治疗无明显效果。2021年来到通辽市蒙医医院康复科,经布特格喜针灸加蒙药熏蒸三个疗程,耳鸣、复视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生活。
布特格喜不满足现有的治疗水平,他说,很多病都有它的特殊症候,如:风湿病就有寒性风湿和热性风湿;还有睡眠障碍原因有很多种,有心理原因,有神经衰弱或者是更年期综合症引起的,还有脑供血不足,低血压引起的。要想达到预期疗效,就必须辨证施治,精准施治,那就不能排斥现代医学检验手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石学敏国医大师创建的醒脑开窍针法,主要治疗脑梗后遗症,这里包括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耳病障碍,还有肢体障碍,这个针法有补法和泻法,有主穴和配穴来调控这些穴位的功效,掌握了这些治疗方法就能辨证施治,取得很好的疗效。所以,他虚心请教、博采众长,不但学习影像学、解剖学知识,还研究运用心理学知识为失眠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下来,布特格喜接诊的颈椎病患者有:800多例,治愈率占:80%;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有:1300多例,治愈率占:83%;神经衰弱失眠症患者有:350例,治愈率占:78%;脑梗脑血栓后遗症有:500多例,有效率占:75%;风湿类风湿患者有:1200多 例,治愈率占:85 %;其他疾病如:儿童脑病、鼻炎、痔疮,视力障碍等疑难杂症,总有效率也在70%左右。
如今布特格喜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继续探究蒙医学的深层奥秘,还在不断地钻研针灸业务,并在读研究生。他还在撰写学术论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努力把传统的蒙医针灸疗法传承下去。
他还不忘初心,热心公益,扶危助困。经常救济那些因病返贫的困难患者。还资助贫困学生,从2018到现在,他共资助了边远牧区30多名贫困学生,共捐助了2万多元善款。他的善举不仅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他资助的孩子不但返校学习,还个个成绩优秀。
五
布特格喜每天加班加点、兢兢业业地工作,不但受到患者的称赞,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嘉奖。2017年被选为科左后旗人大代表;2019年,他被通辽市政府评为“三代传承当代名医”;2019年10月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当代名医栏目评为建国70年,70位“中医药适宜术推广与应用”卓越贡献者;2022年8月19日他又被通辽市卫健委评为“通辽市好医生”荣誉称号。
布特格喜经常用唐朝诗人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句鞭策自己,把它当成自己的人生格言,他认为自己的才能终将得到尽情地发挥,因此应该一路高歌猛进,即使散尽家财,还会重获得。这是他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充分肯定,借此激励自己不忘初心,时不我待,不断探索、努力进取。我们祝愿他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精湛的医术,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让祖国的蒙医传统医术发扬光大。
(侯建华)
编辑:任志鸿
校对:郝春映
审核:王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