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术零风险我有话要说
近日,关于
#山西一博士医学评估零风险手术后死亡#
这一话题占据微博热搜榜榜前,这位刚刚考取西北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的杨超宇被人们高度关注,而山西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也一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情经过大概是:8月20日18时许,刚刚考取西北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的杨超宇在山西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做了鼻中隔偏曲手术,术前风险评估NNIS分级为0,手术用时约28分钟,但术后8小时的21日凌晨4时许,杨超宇因为“低钾血症、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事情的处理结果是当地卫健委已介入调查,医患双方正在等待尸检结果。在大多数人看来相比较而言鼻中隔偏曲手术真的可以算作是一个小手术了,但真正掀起舆论风潮的就是手术风险评估表上的“NNIS分级为0”
无论是否有医学常识,应该都知道任何一个手术都不可能风险为0,哪怕只是从你的喉咙里取出一小块鱼刺或者拔掉一颗牙齿这种只需要几分钟的事情都有可能有万一。
但在这个大众舆论节奏容易被媒体带偏的互联网大背景下,看到舆论大多数是这样的:“既然自然风险是0%,那么人为因素就是100%了”比如这样的“看完我好怕啊,本来也打算做鼻中隔偏曲手术的,看到这儿后不敢了”还有这样的“前段时间河南南阳的女子就是这样,才不到一个月,如果人命这么不值钱,那人人都可以做医生了吧,支持庸医定罪入刑法,不能让他们的疏忽继续零代价了”
看到这里笔者在为如此青年在大好的青春年华失去宝贵的生命扼腕叹息的同时却也会气愤不已,真的想说,NNIS分级是0,但并不代表是“零风险”,不知者无畏,但有点可笑。只希望媒体不要随便为了吸引眼球随便带节奏,医学行业已经很严冬了,但更想说,作为一个社会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况且在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如此偏激还是有些为时尚早。
但关于手术风险分级这个事,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谈一谈。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 将手术分为四级,及NNIS 0级、NNIS1级、NNIS2级、NNIS3级,然后分别从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一、手术风险标准依据
根据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 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的感染切口;手术中需要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者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 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 分级)。
P1 正常的患者;
P2 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 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P4 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 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
P6 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 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和“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二、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
0分为 NNIS-0级,
1分为 NNIS-1级,
2分为 NNIS-2级,
3分为 NNIS-3级。
风险评估是相对于这个患者和他的手术类型来总体评估的,因此逝世的杨某的手术风险评估表来看,手术切口为二类切口,得分为0分,ASAP1,也是零分,手术时间小于3小时,也是0分,综合得分为0分,属于NNIS0级。至于“零风险”这个用词纯碎是无稽之谈,或许媒体少一些“哗众取宠”,少一些“博人眼球”,多一些“公正发声”,互联网前的我们多一些了解和认知,相信今后这样的“评论”会更加公正客观。
来源:“ 中卫护研院”公众号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和微信公众号(
cjmn2015
)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
cjmnwx@vipcjmn.net